從翻轉天賦出發 透過共同創作打造不同可能 點點善一年了,我們更茁壯,更堅持,也持續突破。 「初衷其實很簡單,我們希望透過共同創作發現被埋沒的天賦。」點點善召集人葉文宏說。自2015年點點善成立以來,我們以「翻轉天賦」出發,在設計師團隊帶領下,固定陪伴一群大孩子們 (心智受限者)共同創作,透過專業的設計知識及色彩運用,與大孩子們渾然的筆觸共同描繪出無限的可能。在每次共同創作課程,總會有不同的驚喜發生;有的大孩子的筆觸有如影印般精細,也有發揮無限想像力將任何元素畫成機器人的變形金剛男孩。一次又一次的共同創作課程都是不同的驚奇、不同的心靈分享,我們也深信這些過程中,沒有強弱高低,只有寶貴創意價值,彼此缺一不可。過程中大孩子們流露的天真笑容更是另一個喜悅的催化劑了。 這些純真不僅打動每位參與共創的用心人們,更感動許多業界人士的支持。去年我們在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跨出我們「為社會而設計」的第一大步,點點善受邀在臺北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以公共藝術的形式呈現大孩子們的畫作;同時,在空間設計上,點點善也以臺灣原生花卉主題融入喜瑞飯店,將飯店空間打造成一個能使無論是國內外旅客都能體會臺灣之美的舒適空間,更讓大孩子們的畫作融入帶給世界。 而今年,點點善點亮2017臺北燈節與市民互動的祈福燈區,且受邀將圖像運用在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紀念商品上,讓市民及政府看見大孩子們被隱藏的天賦及才華。這些多次的肯定和不同合作,都更加深了我們不怠惰前進的決心。這一年,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茁壯,在這些「被看見」的過程中堅持信念,並期許突破不同的挑戰。 不只是點點善 之 時代部落 如同前面所說,點點善不斷的在為「讓埋沒的良善與美被看見」找尋不同的方式,除「翻轉天賦」外,點點善也不斷在思索更多其他的可能,並馬不停蹄地展開多方交流。如同召集人所說的:「當你一心一意想讓善發生,許多無形的助力就會用力的推你一把,善會帶領著你做美好的事。」也就如此,在一次的NPO與社會企業交流的場合下我們認識了原民團體 - 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互相認識及了解後,我們開啟了新計畫 -「時代部落」,希望藉由創意及不同技術融合部落生活智慧,透過產業、技職交流及共同創作,呈現給大眾與時俱進的部落風貌,並期許產業能逐步落地,達成產業在地化。 「時代部落」計畫於2017臺灣文博會初試啼聲立即獲得國內外的好評,並翻轉了較刻板印象的部落形式,讓大眾看見創意及傳統的相互交融及「原來這些素材能這樣運用」的新奇感。在「時代部落」進行的同時,我們也寄望表演藝術的加入,透過與傳源文化藝術團呈現現代及傳統的「源流」舞碼,呈現更多元、更不設限的風貌。點點善試著用不同管道、不同媒介使每個個體,發揮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藉由令人驚豔的作品,讓欣賞和認同能共同發生,也為讓世界看見「發聲」。按此處以編輯. 不僅是一個「翻轉」的時代,更是一個融合「眾力」的時代 「我們身處一個『融合』的時代,在這當下英雄主義已經不是主流,每位參與者都是重要的決策者。單獨個體很難帶來影響,唯有互相了解、融合群體並共同面對問題並找出方法,才是解決困難的關鍵。」點點善召集人分享。確實,在點點善所有的合作,都是由許多不同群體組成並齊心地完成一件事,召集人更說:「我們的成員都久久才碰一次面,執行每個專案中好像都沒有過多不必要的討論,卻因為抱持著希望翻轉一件事的善念,不間斷地去做,而事情就默默地發生了。」而點點善更希望藉由創意翻轉「公益」這件事,藉由「了解」及借用「眾力」,漸漸成為社會上的助力,漸漸翻轉刻板印象。就像點點善所希望的,透過你我善的活動,點點綻放善的光彩並期許公益及善能融入生活,期許一個善的未來。 點點善臉書:www.facebook.com/agoood
讓部落生活智慧與時俱進 在過去的協助經驗,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較多以輔助都市原住民參加展會、市集以及發展原民特色商品,當然成效是足以被肯定且佔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來其實部落意識不斷抬頭,認識部落這件事情漸漸成為一種全民趨勢;對協會而言,相信轉型也是一們要面臨的功課,而身為秘書長的燕萍持續在思考如何將部落文化有效延伸,而非像過往單向性的「部分的部落文化認同」、「短暫的消費行為」,也持續的問自己:「五年後或十年後,部落生活智慧的延續,是不是會停留在相同的模式呢?」、「什麼樣的改變才算是突破?」在2016的暑假,燕萍在一場社會企業以及NPO組織的聚會認識了以共同創作為核心的點點善,且認為點點善打造善的循環而達成「共好」的這個理念與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雷同,進而開啟了多次交流及討論後,並一致地認同運用創意傳遞部落生活智慧會帶給部落更多能見度及可能性,達成了讓部落智慧「與時俱進」,希望能夠結合工藝師的專業融入部落生活智慧、透過共同創作了達成文化交流與相互了解,最後在透過整合聯名行銷,創造更多學習的機會,並寄望透過產業教學,一步一步逐漸的將產業帶回部落,讓部落產業更多元且新穎。「不可否認地,我們在面對部落青年返鄉、產業發展這些議題時,我們的確是需要用相較以往較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如果共同創作是延續部落智慧最強而有力的辦法,那就責無旁貸地去做吧!」燕萍肯定的說。 不僅認同,更要身體力行
談到燕萍的初衷其實很簡單 -「用不同的形式呈現部落交流的可能」,在燕萍以及點點善確定了共識後,一連串不同於以往的合作即立即開跑,無論是創意工作者、設計師、工藝師及表演團隊的加入,都讓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協會注入一股活水,確定了「時代部落」計畫的開端,而現在透過各種不同團隊加入,更確定了共同創造能夠帶來的作用力,讓原本是微小的力量能夠群聚發揮最大潛能。燕萍希望藉由合作能夠讓更多人關注青年返鄉、部落文化保存、產業活化等議題,讓不只是原民青年能夠認同自身的文化價值,共同為臺灣在地的文化瑰寶一起努力,協助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我希望部落產業能夠藉由不同的操作模式,呈現不同以往的表現方式,透過原青覺醒,讓產業回鄉發展有更多的可能。」燕萍深切地期待著也準備著下一步行動,並鼓勵每一位讓「善」發生的用心人們:「 臺灣就是個非常美好的『部落』,無論是原民與否,我們都擁有美好的文化;我們一起透過不斷的共同創作,創作『共好』的過程,讓文化的善與美持續發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