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與以往不同的音樂會 點點善團隊於每個月定期舉辦兩場與大孩子們的共同創作課程,由設計師們帶領大孩子們畫畫,在一次因緣際會下,Melissa 受團隊邀請,為大孩子們在課程開始前演奏,讓大孩子們體驗或許過去較少機會能夠接觸的藝術形式能夠零距離的在眼前演出,Melissa 在演奏後也加入繪畫課程,一起發現不同的天賦。Melissa也表示點點善對大孩子的陪伴,就像她希望藉由音樂傳達的理念一樣,建立起善的循環,讓有意義、良善的事情發生。「我覺得他們都畫得超好耶!」Melissa 大笑且分享她的深切感受:「其實我認為是我才需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讓我有機會一起互動、看見他們的純真,儘管我也還在摸索如何找出共同的語彙溝通,但我很開心有這段陪伴的期間。」相較Melissa在大孩子身上得到的,她也希望透過這場不同的音樂會,讓大孩子們知道古典樂不是這麼遙不可及,而是希望音樂能因為這次表演走到他們的心中。 用音樂回饋給付出的人 回想過去在學習音樂的歷程,Melissa一再地表達對媽媽的感激,感激家中不僅成全這條學習音樂之路,更不辭辛勞付出讓她有今天的成就,這也讓她種下一顆「回饋」的種子,並用音樂灌溉,不僅回饋給自己親近的人,更回饋給社會,用熱愛的音樂能夠讓彼此連結,也提及近期正在進行的計畫「灣聲」,讓臺灣的聲音不僅在這片土地能夠讓大家產生共鳴,更在國際間被聽見並同時認識臺灣。「如果我今天提供給大家的音樂,能夠喚起觀眾心中的回憶,和那些曾經在生命中留下來的痕跡,這才是我希望且認定的音樂價值,我相信音樂是不該分高低的,它不是只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品,並不是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才能夠享有。」確實音樂的感動是不該被侷限給特定族群的,或許作曲家在當時的想法也是如此,也是希望透過他們的作品能夠達到心靈交流。Melissa不僅希望用音樂回饋給社會,在最後更鼓勵為社會付出的許多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永遠看見那個最善、最真的自己。」 ‘註一:茱莉亞學院(Juilliard School),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上西城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成立於1905年。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學校之一。學校的課程分為舞蹈、戲劇與音樂三個專業學科。
中提琴演奏家 – 黃玲娟Melissa小檔案 1992 及 1993 臺灣全國中提琴比賽冠軍 1995 年考上南加大USC及茱莉雅音樂學院,南加大樂團中提琴首席 1996 美國Peninsula 比賽得主 1997 南加大協奏曲比賽得主 1998 Le Ni Fe Bland 比賽得主 受邀New York String Seminar 30th Anniversary Concert 與馬友友,林昭亮等知名音樂家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同台演出 2000 年以第一名成績取得南加大USC中提琴碩士及學士學位 2001 年在台灣國家音樂廳與樂興之時團合作協奏曲,擔任獨奏,並出版CD,並為台北愛樂中提琴首席,並定期於美國、歐洲、亞洲等國際音樂節受邀演奏 2002 年與 El Camino樂團合作協奏曲 擔任獨奏 2003 年受邀Peninsula “Inside Art Show” 進行專訪 2004年受邀與舊金山愛樂首席Alexander Barantschik 同台演出,獨奏中提琴 現任Livermore Opera 中提琴首席,Fremont Symphony 中提琴首席及 El Camino 樂團指導教授 點點善臉書:www.facebook.com/agoood 評論已關閉。
|